小时候西安卖的大多是洗的凉皮,这些年为什么都成了擀面皮和米皮,真正的面皮却很难找到了?

凉皮对西安人来说也是一种有着家乡情结的传统小吃。小的时候,确实有一些人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洗的凉皮,价位不高,生意应该还不错,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。但是洗过的凉皮,个人感觉口感不是太好,料汁单一,至少

凉皮对西安人来说也是一种有着家乡情结的传统小吃。小的时候,确实有一些人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洗的凉皮,价位不高,生意应该还不错,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。但是洗过的凉皮,个人感觉口感不是太好,料汁单一,至少我个人不会去卖。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,凉皮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断提高。凉皮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,并且形成一些品牌特色。米皮、热米皮,擀面皮,烙面皮,酿皮,藕皮等等,不一而足。

据说凉皮的历史迄今已有两千多年。相传有一年陕西户县秦镇一带大旱,稻谷欠收,老百姓无法向朝廷纳供,有个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面粉,蒸出面皮,献给秦始皇,秦始皇吃后大喜,命人每天制作食用,形成了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。实际上这就是米皮的起源和前身。

关中地区盛产小麦,因此在陕西用面粉制作凉皮极为普遍。贾平凹先生在其“陕西小吃小识录”中记述如下:“制法:一斤面粉用二斤水,分三次倒入,先和成稠糊,再陆续加水和稀,加盐,加碱,稀浆用手勺扬起,能拉起筷子粗细的条为宜。蒸笼上铺白纱布,面浆倒其上,摊二分厚,薄厚均匀,大火暴蒸,约六七分钟即熟。将面皮从笼箅上扣在案上,每张面皮上抹一层菜油,叠堆一起晾凉后用摆刀切成细条即成”。

贾平凹先生描写的是不用洗面凉皮的做法,这种凉皮口感有浓浓的麦香味,凉皮筋道,加上秘制辣椒油、酱油醋和各种调料熬成的料汁,或加上香喷喷的芝麻酱,吃上一碗回味无穷。

这种凉皮老百姓在家里就可以做。市场上买个凉皮锣锣,将面粉中加入适量的水,朝一个方向搅拌,使之上劲,陆续加水,制作成面糊,不稠不稀。舀一勺面糊倒入锣锣中,上锅蒸三五分钟至起泡,将锣锣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,然后取出面皮放在案板上切成同等宽窄的细条,放入碗中加上调制的酱油醋汁水、蒜汁和辣椒油,再加点黄瓜丝或豆芽就可以吃了。真正的面皮应该指的就是这种做法。

专做面皮的店铺西安有很多家。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店,回民街盛志望家,甚至一些大的餐饮店里都有卖面皮。生意都是非常火爆。

凉皮之所以受寻常百姓欢迎,并且越来越有发扬光大之趋势。一个是关中地区很多家庭以面食为主,第二是面皮筋穰,口感好,第三因陕西人也爱吃辣椒,有一句非常流行描写关中人形象的话是这样说: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,三千五儿女起吼秦腔,一碗燃面喜气洋洋,没有辣子嘟嘟囔囔。可见陕西人对辣椒的喜爱。而辣椒油也是凉皮的灵魂,所以几个因素综合下来,凉皮成为广受欢迎的经典小吃。

小时候西安卖的大多是洗的凉皮,这些年为什么都成了擀面皮和米皮,真正的面皮却很难找到了?

小时候西安卖的大多是洗的凉皮,这些年为什么都成了擀面皮和米皮,真正的面皮却很难找到了?

小时候西安卖的大多是洗的凉皮,这些年为什么都成了擀面皮和米皮,真正的面皮却很难找到了?

小时候西安卖的大多是洗的凉皮,这些年为什么都成了擀面皮和米皮,真正的面皮却很难找到了?

小时候西安卖的大多是洗的凉皮,这些年为什么都成了擀面皮和米皮,真正的面皮却很难找到了?

小时候西安卖的大多是洗的凉皮,这些年为什么都成了擀面皮和米皮,真正的面皮却很难找到了?

原创文章,作者:古月文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enfu.net/web/62651.html